2006年5月29日 星期一

傳播系統與多元文化


儘管經濟全球化的「熱力」導致許多文化群體擔憂未來全球文化不再多樣豐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仍於2005年10月,在巴黎舉行第三十三屆會議時提出「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確認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一項基本特性。這項公約指出,「『文化多樣性』不僅體現人類文化遺產得通過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弘揚和傳承,也體現在借助各種方式和技術進行的藝術創造、生產、傳播、銷售和消費的多種方式。」

事實上,文化多樣性的相關概念並不是第一次在聯合國中宣示,依照聯合人權委員會《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規定,「人人都享有參與文化生活的權利…建立公共基礎設施,貫徹大眾參與促進文化認同之政策,使文化認同成為個人、團體、國家或地區間相互了解的因素;促進國內各民族、少數人群以及土著民文化遺產的了解和欣賞;使大眾傳媒及通信媒體對促進參與文化生活起作用;對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示…」。


然而,文化多樣性的挑戰並不只侷限於全球性的範疇,也同樣發生在民族國家之內。不論是政治、經濟、傳媒以及學術制度框限,一樣可能造成了文化多樣性的傷害。因此,當我們擔憂全球化力量造成文化同質,以及思考如何透過各項國際制度,以保有文化多樣性的同時,也必須回過頭檢視與反思本土種種制度的安排,是否也阻礙文化多樣性的發展,或者,進一步思考,什麼樣物質基礎以及機制的設立才能促成文化的多樣並陳。

如果將這樣的觀點放在於日常生活最易接觸的文化機制--媒體如何扮演文化多樣性的觸媒角色?媒體制度與傳播教育又什麼的可能性呢?

在今年INPUT(International Public Television,世界公視大展)高峰會中,各國公視代表共同簽署「全球公視高峰會文化多樣性宣言,強調文化多樣性是人性基本特質,而每個社會都形構於獨一無二的文化特色與文化經驗」。宣言中特別提到公共廣播媒體責任是要在民主精神下增進文化的多樣性,並對國內與國際領域的相互瞭解與信任做出貢獻。

的確,在利潤為主導的商業媒體環境中,公共媒體必須兼負起促成文化多樣性的更大責任。例如同樣和台灣一樣是移民社會的澳洲,二次戰後,近三百萬新移民遷至澳洲,該國政府為服務境內多文化社群,於是成立SBS製播多文化、多語言節目,如今在SBS便能聽到數十種語言的節目。

公共媒體的建立是讓傳媒保障文化多樣性的制度性因素,不過,作為培養資訊內容生產者—媒體工作者的傳播教育,又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傳播工作是一種專業,不僅需要專業的技能,也需要專業知識,在傳播教育中,前者指的是採訪、編輯、攝影、接輯等媒體工作的操作性技術,而後者除了傳播相關理論外,還包括「文學」、「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自然科學」及「美學」等科學教育。

這樣的訓練雖然培養學生專業技能與知識,亦能快速地處理新聞事件,不過,這些「專業教育」卻未必能帶給媒體工作者多樣的文化視野,甚至反倒形成專業偏見,複製既有價值,而無法用多樣的文化觀點呈現不同文化群體。

在課堂上曾經問過學生:如果你扮演「老人」,你會如何表現出「老人」的形像。同學們的回答相當一致,幾乎都是:「老花眼」、「碎碎唸」、「走路很慢」、「聲音低沈」、「駝背」。這的確是部分老人的形像,但也是社會對老人的刻板印象,但並非多數老人都是如此。這樣的情形就像是許多人腦裡認定「七年級生」等於「草梅族」等於「抗壓性低」的圖像。如果,我們對「年齡」、「世代」存在著這麼簡化的刻板印象,那麼對「性/別」、「階級」、「種族」,甚至是「疾病」的理解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事實上,當你進入到不同的文化群體,你會發現群體窗部存在著豐富多變的差異,然而,對差異的感受與了解,卻未必是傳統專業的技能知識訓練所能提供的。

美國知名的專欄作家愛倫瑞克為能了解勞工階級的生活,真實反應被報導者的處境,於是走出冷氣房,進入下層社會。她當過看護、清潔工、洗碗工、服飾店店員,和勞動大眾做一樣的工作、過一樣的生活,體驗到原來社會底層和「一般人」的生活居然有天壤之別。

後來,愛倫瑞克把自己的經驗寫成書,除了詳細描述勞動階級的生活點滴外,還以自己的體驗為例,清楚地點出了,當時美國勞工工作五千年獲得的薪資也只是大老闆一年的所得的真實差距,強而有力地批判美國社會貧富不均的問題。

這本書在當時引起不小的波瀾,也讓民眾更能了解社會底層的處境。不過,最難能可貴的是,愛倫瑞克願意放下身段和採訪對象在一起,體驗他們的生活,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因此,社會才能看到有血有肉的真實情境。

事實上,媒體工作者應該有更開闊視野面對採訪對象及在地的多樣文化,不能僅從自身的「專業」角度來看待問題,如此容易造成專業者「盲點」,更難以設身處地的從當事人的角度思考事件的不同面貌。特別是新聞工作者高學歷、中產階級的特性,佔據了社會較優勢位置,對其它的弱勢的群體不僅瞭解不夠,更可能產生偏見。因此,培養未來對新聞工作者的傳播教育,需要在傳統「專業教育」之外,設立相關的「文化」涵養機制,這樣的機制不單只是理論耙梳與觀念建立,而是讓學生課透過親身參與,而有更多的理解與反思,並向不同文化/生命經驗者學習、體驗不同社會群體的生活。這並不是說,媒體工作者一定要以受訪者的觀點來寫所有的新聞或評論,重要的是,新聞人必需接近受訪對象,特別是社會中的邊緣社群,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了解他們的處境﹑體會他們的感受,以避免專業造成的偏見,複製錯誤的刻板印象,進而達成多元發聲,文化多樣的目的。




本文為世新大學「文化、學習與實踐」研討會發言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