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遊民,社會製造!


歲末寒冬,聖誕前夕,台北市政府更改萬華地區的灑水時間,於深夜11時在萬華艋舺公園以維護清潔之名噴水驅趕遊民,這項作法不只被批評不人道,更引起社會大眾的不滿。

不過,北市府的舉動卻受到應曉薇議員的肯定,她在議會稱讚「大範圍執行清潔工作,絕對是在用智慧的方式解決遊民問題」,並且建議「不能只灑外面,誰往遊民身上灑,就撥獎金」。對應議員而言,「這些遊民真的太糟糕了!」、「惡劣到極點」,因為他們「是好逸惡勞的人聚集在該處當遊民,製造了髒亂。」


即使大部分人未必會同意用這種方式驅趕遊民,應議員也已公開道歉,但她的說法其實反應了不少人慣有的刻板印象:遊民的出現大多是因為好逸惡勞、好吃懶作;不僅如此,他們破壞市容,造成恐慌,也是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當王子不再是王子


如果你家裡有小朋友,會怎麼告訴他應有的「性別角色」呢?希望男生要很man,要有男孩子的樣子?或者你總會期待女孩要端莊嫻熟,溫柔可人?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裡的男孩很「娘」,女孩很「man」你會怎麼辦呢?我們對「性別」總是有著特定的刻板印象,希望男孩像個「男孩」,女孩像個「女孩」,甚至,男人保護女人是天經地義的事,而女人保護男人,感覺上總有點奇怪。會有這樣的想法,有時是因為傳統的性別教育與觀念,有時則是來自傳媒對某些形象的複製與再現。

有陣子,我們家唸小學的孩子很喜歡看偶像劇「王子變青蛙」,有一天我問:「你為什麼喜歡看呢?」

她回答的很快,也很有趣,她說:「我覺得看『王子變青蛙』,就好像在看『白雪公主』。」

為什麼呢?她說:「因為一樣都是愛情故事呀!」

電視為何能冠軍?


日本的電視節目雖然和台灣一樣有許多重複的老梗,不過,還是有不少內容總是讓人驚豔,特別是以觀眾為主角的內容,有時會令人贊歎不已,「電視冠軍」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日本、台灣都相當受歡迎的「電視冠軍」,從1992年4月16日在東京電視台播出以來,便一直受到各界的注目,全盛時期平均收視率約15%,最高曾飆到21%,即使到目前,「電視冠軍」也維持7%--8%左右的收視,更值得注意的是,「電視冠軍」的競賽類型不斷推陳出新,不僅有拉麵、蛋榚、木工、修繕、紙雕、花藝等專業比賽,參賽者還得懂得吃、玩與享受(例如:溫泉通),有時,還得是肺活量超大的「異能者」。節目內容變化多端,趣味橫生,15年來,也造就了300多位「電視冠軍」。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大學怎麼了?


幾年前大學總分十八分即可進大學的新聞,引起社會一片譁然,直呼高等教育素質直直下降,媒體也譏諷十八分就能考取大學的學生程度不佳,不過,今年更可能寫下「零分入大學」的紀錄。面對這種尷尬場面,有論者指出,廣設高中大學是個錯誤政策、這種教育制度會害慘學生。

不管是十八分或是零分錄取大學,問題並不都出於學生,只要是錄取名額及報考人數之間的關係是供大於求,這種情形就可能發生,該檢討的是背後的教育制度與思維,而不是考生本身。究竟,我們的大學到底怎麼了?


廣設大學是要改革過去聯考制度的沈痾,透過普及學生的受教權,讓大家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教育改革的另項作法則是「多元入學方案」,讓學生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多樣技能,透過推薦甄試等方式選擇合適的學校就讀。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逆時針的練習曲


你騎單車嗎?是一個人騎?還是和朋友一起?騎單車的樂趣是什麼?是輕鬆自在地享受悠閒?還是揮汗如雨/的虛脫快感?或者沈浸於好友同歡的難得喜悅?還是,突破心裡與身體挑戰的滿足?

30年前,單車是許多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現在卻是許多人休閒的玩藝。雖然台灣都市的交通並不是適合騎單車,城市的設計也多不符合人性,但這兩年,單車不只是交通工具,還成了一種流行。數十年來發展主義強調拼經濟、要建設的意識型態下,單車的流行似乎是對既有以經濟發展為主流價值的另一種反思。

單車的流行不只在街頭巷尾、山間海邊,國片裡也看得單車精神。

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通常不是個太好的形容詞,當有人被認為作起事來「感情用事」時,通常意味著這個人不夠理性,甚至情緒化。不過,我們作一件事時,真的不需要「感情用事」?不用付出真感情?

理性的思考與判斷會讓我們作起事來更能慎思明辨,就如同「光」一樣,幫我們把問題與方向看得更清楚,但「情感」的作用就好像是「鹽」,在你感到無力時能夠補充需要的能量,做起事來也會很有「味道」。

如果我們對我們所作的事情沒有情感,或者沒辦法投入感情,很容易失去動力的來源,因為不僅沒有辦法在事情的價值及意義上感動自己,也就很難出現感動人的力量,產生更大共鳴,並且,作起事來有如形式主義,只是為作事而作事。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告別派系 面對公民 嘉義市將舉辦全國首次公民提問立委問政說明會


大約在三個禮拜前,桃山人文會館的林瑞霞老師專程到燦爛時光找我,她說,為什麼公民提問的活動都在台北,她想針對嘉義市立委選舉辦一場公民提問的辯論會。

這是重要的,不久前在課堂上討論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就有同學問:為什麼總統辯論會提問的都是記者,而沒有一般公民?當然,這回第二次的總統大選辯論就有公民提問了,事實上,最幾年幾次的大型選舉辯論會中不只有公民提問,甚至也安排公民記者針對候選人提出問題。不過,地方型的選舉就很少見了。

用簡單的方式說社運

社會運動對許多人來說恐怕不會有太多好感,總是有些人吃飽沒事,走上街頭到處亂亂,有時還會妨礙交通,搞得社會烏煙瘴氣,在許多人心裡,社會運動等同於上街抗議。

不過,不只一般民眾會有這樣的想法,甚至連社會運動者有時也會把社會運動窄化成街頭抗爭。

利格拉樂‧阿烏在「社運的多樣性」一文中就提到多年前的有趣經驗:

記得當時我們曾經試圖申請加入號稱原住民運動最重要的推動團體-原權會,卻因為一些奇怪的理由而被拒絕了,其中一個迄今仍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我和瓦歷斯所從事的文字書寫,並不能算是社會運動的一環,那與當時很多社運所標榜的街頭運動模式迥然不同,所以無法順利加入原權會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嚴肅的大眾化節目


在報紙媒體獨大的時代,新聞界有句老話:「我們必須把讀者設定在國中生程度。」這種說法主要是因為當時教育不普及,民眾的識字率不高,為了能傳達消息,報紙好賣,便將讀者的資訊處理與解讀能力認定為國中生程度,隨之調整內容。

不過,這句話卻成了許多媒體工作不求節目/新聞品質的藉口,並且誤以為「國中生程度」的觀眾只喜歡感官刺激,對於公共事務毫無興趣,於是在節目/新聞內容減少嚴肅的公共議題,盡可能提供刺激感官的內容。這種觀點不僅是對國中生的錯誤想像,也是不願認真作節目的說嘴理由。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就缺你一個

任何的社會議題本來就會有不同意見,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有人有條件支持,當然,也會有人有條件反對,民主社會,不同立場,天經地義!

不過,有種狀況你可以說是一種意見的表達與選擇,但有時讓人感覺相當詭異,那就是,你明明反對某個政策主張,但卻覺得反對沒什麼用,所以,什麼行動也不作。

中正大學財金系的兩位同學就遇到類似的狀況。她們在學校裡發起「捍衛東海岸,為權益而戰」的活動,在校內幾個學院佔領公共座椅,並加上私人空間、坐下付費…等標示。這樣的行動藝術是期望大家能注意到目前東海岸有許多公共領域正逐漸的私有化問題。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進入在地,更豐富!

先向小蓓及大家說聲抱歉,這篇文章拖的有點久,一方面是因為最近生活中有了新計劃,十分忙碌,另外則是,有點排斥「自我介紹」,再加上,已經到中正三年,算不算是「新進教師」,讓我有點疑惑。

對許多人來說,從台北到嘉義長期生活是需要有點勇氣,特別是從出生、成長都在城市中的我來說,要舉家南遷,更是不容易。 這樣的轉變對我而言,是新的學習,不僅是生活方式與形態的調適,也是知識和實踐的反思。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