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北市府的舉動卻受到應曉薇議員的肯定,她在議會稱讚「大範圍執行清潔工作,絕對是在用智慧的方式解決遊民問題」,並且建議「不能只灑外面,誰往遊民身上灑,就撥獎金」。對應議員而言,「這些遊民真的太糟糕了!」、「惡劣到極點」,因為他們「是好逸惡勞的人聚集在該處當遊民,製造了髒亂。」
即使大部分人未必會同意用這種方式驅趕遊民,應議員也已公開道歉,但她的說法其實反應了不少人慣有的刻板印象:遊民的出現大多是因為好逸惡勞、好吃懶作;不僅如此,他們破壞市容,造成恐慌,也是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許多的研究都已顯示遊民的犯罪率並不比一般人顯著,而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周麗華也曾公開表示,大眾及媒體認為遊民是犯罪者是刻版印象,實際上遊民的犯罪率很低。進一步來看,遊民的成因也與社會的認知有著不小的差異。
依據行政院研考會1995年編印之「遊民問題之調查分析」顯示,遊民產生原因依序為家庭解組或無家可依、家庭關係不良、意外事故與職業災害、失業、個人適應問題等因素,由於失業率攀升,因失業問題所形成短期性、中年型遊民之人數亦有較以往提高之趨勢。而近幾年貧富差距加大,青年貧窮化的問題日益嚴重,也造成遊民年輕化的現象。
而根據主計處2011年的統計,台灣有355萬名上班族的月薪不到3萬塊,比例達42.8%,不到2萬塊的也有將近91萬人,每十位上班族中,就有一個人的月薪低於2萬元。但這樣薪水不僅購屋難,就連租屋也是大不易!事實上,許多遊民都有工作,但幾乎都是社會中最低價格的勞動力。
遊民人數的成長並不是個人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當社會失業人口越來越多、房價越來越高,遊民的人數自然也可能越來越高。電影武狀員蘇乞兒的經典對白,就能反應出這樣的現象。
雖然蘇乞兒救了皇帝一命,但皇上仍恐懼丐幫勢力,於是對蘇乞兒說:「你丐幫弟子幾千萬,你一天不解散,叫朕怎麼安心?」不料蘇乞兒卻回說:「丐幫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決定的,而是由你決定的。」他接著說:「如果你真的英明神武,使得國泰民安,鬼才願意當乞丐哩。」
如果這個社會能夠「人盡其才」、「住者有其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遊民就不會越來越多,更不會是社會進步的障礙。然而,政府在解決貧富差距、抑制房價、降低失業率、健全社福政策等方面未能有有效作為,反而以「進步」之名,行驅離之實。類似的思維也反應在政府多項的施作上,這幾年台灣多項的政府建設,包括科學園區的擴增、都市更新計劃、樂生療養院的拆遷、甚至是萬華地區的市容整潔都反應了類似的價值,這種大刀闊斧方整頓,總是把其中弱勢者簡化為阻礙進步、破壞美觀的障礙。
當然,我們了解許多政策並非一蹴可及,涉及到整體國家資源分配以及細緻的籌劃。但無論政策如何制定、如何執行,為政者是否能從社會結構與公平正義的角度理解貧窮與遊民的現象?是否了解問題的根本所在?
聖經中先知以賽亞就曾批評因為壓制窮人而致富的人們,他指出,「耶和華必審問他民中的長老和首 領,說:吃盡葡萄園果子的就是你們;向貧窮人所奪的都在你們家中。你們為何壓制我的百姓,搓磨貧窮人的臉呢?(賽3:1516)」。當然這並不是說,富人都是窮人的壓迫者,但卻提醒我們貧富差距並非只是個人努力的問題,其中存在著更多社會正義、分配不與結構壓迫等問題。同樣的,遊民的出現隱含著家庭、社會安全、職業災害等多樣因素,但就業與社會公平卻是更根本的原因,若不以此思考,從此改變,只是用各樣的方式驅趕人民,或者短期救助式的寒冬送暖,都難以解決眼前的問題,因為,遊民不只是個人問題,更是社會製造!
(本文刊於2011年12月26日基督教論壇報)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