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大學教授失業


六月,大學裡通常瀰漫著離別的氣氛,鳳凰花開、離情依依,但,今年大學畢業季節的氛圍卻有些不同。

幾所大學充滿著憤怒與抗議,位於古都的台南大學音樂系15名兼任教師,下學期未獲續聘,廿多名音樂系學生向校方抗議學音樂重視師徒制,不該任意更換教師,並且將有多名學生,可能被迫更換指導教授,嚴重影響學生畢業期程。


往北走一點,民雄的中正大學則是有四十多位學生在學校行政大樓前抗議,也有數百名師生參與「拒當次等學生」連署,學生指出公務員加薪百分之三,國立大學須自籌四成經費,以致於學校進行教師總量管制,原訂聘用專任教師人數減少,嚴重影響未來修課權益。


位於桃園的開南大學有超過兩成、約六十位教師連署要求校長高安邦下台,他們表示,校方以「六年條款」限時升等,不達者就得解聘;在東台灣花蓮的東華大學也有類似的情形,有位榮獲東華大學三次院級優良教師肯定的語傳系教師,並已通過系評鑑及院評鑑,卻因研究論文數不足獲未學校續聘,學生們在網路上發起連署「將好老師留在東華」,他們呼籲,大學教授聘任資格不應以研究論文數作為標準,應讓教學與研究分流,重視學生受教權。

這幾起事件雖然發生在不同的大學,但都有個共同點,因為學校或教育政策的不當,影響教師聘任,進一步造成學生受教權遭到侵害。

「總統請客,大學買單」的公務人員加薪政策,的確讓一些口袋不夠深的大學面臨窘境,於是精簡人事、縮編員額,反而是可以短期解決問題的妙方。不過,退一步來看,更大的問題在於對於個人及整體大學評鑑制度出了問題。

不論是因為要大學能追求卓越、走向頂尖,或者建立退場機制,以回應大學爆增及少子化所帶來的問題,大學評鑑成了面對此一趨勢的重要的方式。然而,正如各界所批評的,雖然教師升等評鑑的指標包括教學、服務及研究,但其中研究往往佔了超過百分之七十。不容否認,大學教授研究生產十分重要,但「偏食」的設計會使得更多的教師減少,甚至忽略教學及社會服務,相反的,認真教學或走入社會的教授也很難得到教育體系的肯定,甚至年限一到,就必須失業,損失的是學生及社會。

不過,還有更慘的,有些學校為了應付評鑑,在評鑑前大量聘任兼任教師,或者以一年一聘的方式聘任「派遣型」教授,滿足教育部在教授人數及師生比的要求,但,評鑑結束,這些聘來應付評鑑的「臨時工」或「道具」也只好拍拍屁股走人,成了失業人口,學生的受教權一樣無法申張。

這樣的制度不只學生權益受損,大學教師更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地被迫困在象牙塔裡。事實上,大學教師不再只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專業者,更是教育體制下的學術勞動者,還好,現在教師可以有組工會的權利,或許,這是除了檢討既有教育體制之外,另一個可能改變的方向,更何況,許多學生都站出來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