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傳播教師沒交的功課
十年來,即使媒體亂象不減,關廠慘劇不斷,批評的聲浪日日壯大,但,台灣的媒體卻是越來越多,新聞播科系也越開越多。新聞傳播科系之所以不斷增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新設的科系和「資訊」、「設計」與「文化產業」等應用學門有關,另一方面,媒體蓬勃發展的假象,讓新聞傳播科系成為部分大學「有利可圖」的「工具」,在教育商品化的壓力下,不容否認,新傳系所能吸引較多學子報名,減輕學校的經濟壓力,對私立大學而言,更是如此。
不過,如果你問新聞傳播科系學生:「未來想當記者的請舉手?」你會發現現在的學生比過去少,大四的比大一少,而且比例低的驚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使得原本對新聞工作懷有憧憬的學生,一夕之間改變自己最熱情的初衷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媒體的表現實在太差,新聞工作者已不像過去尊榮與讓人景仰,反倒往相反方向快速滑落。曾經聽過家長跟他孩子說:「還好,當初你沒去唸新聞系,要不然現在看電視會覺得很丟臉」、「媒體糟成這樣,你現在唸傳播,但以後還是不要當記者好了」。
然而,即使社會有如此直觀的感受,但如果新聞傳播教育能提供學生足夠且有效的能量,或許不會太過悲觀。
這幾年新聞傳播教育出現不少批評媒體的聲浪,但大多是針對媒體煽腥與作假、出錯等「內容式」的反應,以及意識型態的解讀與解構,但對於媒體結構的批評以及如何改變的行動,相對較少提及。
目前新聞傳播學院裡的媒體批評,雖然有助於提供公民面對媒體的能力,但卻造成未來的新聞
工作者一種普遍的焦慮。也因此,新聞傳播教育不能只有「批評」,還必須提供對新聞工作有興趣的學生如何實踐理想的出路。
除了傳統的專業技能訓練,「勞動教育」與「文化實踐教育」,是新聞傳播教育中必須補足的缺口,前者在於喚起媒體工作者的勞動意識,提供對應老闆不當對待的能力,而後者則期待讓媒體工作者對不同有更多的理解與尊重。此外,新聞傳播科系還得告訴學生如何在主流媒體「基進」,以及「主流」媒體之外的可能出路。
即使主流媒體再怎麼爛,終究有不少人能在主流媒體寫出不少好文章,拍出不錯的深度報導,但這些作品絕對不是真空產生,除了記者個人的能力,通常少不了和包括主管、消息來源、廣告主在內不同權力者的對抗與周旋過程,甚至是抗爭者的心酸血淚與意志的堅持。然而,這樣課程在傳播科系卻是相對缺乏,一方面是傳播研究較少「如何在主流媒體基進」的研究面向,另方面傳播教師大多缺乏上述的經驗,不易成為教學內容。也因此,如何累積個案,成為系統性知識,或者,讓實務工作者在課堂上分享對抗經驗,以及在實習程設計更多情境討論與反思,刺激學生的思考,也許是下一步可努力的目標。
當然,傳播教育未必只能和「主流」靠攏,近年來越來越蓬勃發展的獨立媒體,反而更能實踐新聞教育原有的精神。在政商權力交錯的建構與禁錮下,「另類」的小報化媒體反是「主流」,而應為公共論壇呈現多樣意見的「主流」媒體卻成了「另類」。也因此,傳播教育也需提供學生在現有「主流」之外,另一種在獨立媒體實踐的可能性,逐漸地奪回「主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