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6日 星期一

遊民,社會製造!


歲末寒冬,聖誕前夕,台北市政府更改萬華地區的灑水時間,於深夜11時在萬華艋舺公園以維護清潔之名噴水驅趕遊民,這項作法不只被批評不人道,更引起社會大眾的不滿。

不過,北市府的舉動卻受到應曉薇議員的肯定,她在議會稱讚「大範圍執行清潔工作,絕對是在用智慧的方式解決遊民問題」,並且建議「不能只灑外面,誰往遊民身上灑,就撥獎金」。對應議員而言,「這些遊民真的太糟糕了!」、「惡劣到極點」,因為他們「是好逸惡勞的人聚集在該處當遊民,製造了髒亂。」


即使大部分人未必會同意用這種方式驅趕遊民,應議員也已公開道歉,但她的說法其實反應了不少人慣有的刻板印象:遊民的出現大多是因為好逸惡勞、好吃懶作;不僅如此,他們破壞市容,造成恐慌,也是社會的不定時炸彈。

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當王子不再是王子


如果你家裡有小朋友,會怎麼告訴他應有的「性別角色」呢?希望男生要很man,要有男孩子的樣子?或者你總會期待女孩要端莊嫻熟,溫柔可人?但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裡的男孩很「娘」,女孩很「man」你會怎麼辦呢?我們對「性別」總是有著特定的刻板印象,希望男孩像個「男孩」,女孩像個「女孩」,甚至,男人保護女人是天經地義的事,而女人保護男人,感覺上總有點奇怪。會有這樣的想法,有時是因為傳統的性別教育與觀念,有時則是來自傳媒對某些形象的複製與再現。

有陣子,我們家唸小學的孩子很喜歡看偶像劇「王子變青蛙」,有一天我問:「你為什麼喜歡看呢?」

她回答的很快,也很有趣,她說:「我覺得看『王子變青蛙』,就好像在看『白雪公主』。」

為什麼呢?她說:「因為一樣都是愛情故事呀!」

電視為何能冠軍?


日本的電視節目雖然和台灣一樣有許多重複的老梗,不過,還是有不少內容總是讓人驚豔,特別是以觀眾為主角的內容,有時會令人贊歎不已,「電視冠軍」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日本、台灣都相當受歡迎的「電視冠軍」,從1992年4月16日在東京電視台播出以來,便一直受到各界的注目,全盛時期平均收視率約15%,最高曾飆到21%,即使到目前,「電視冠軍」也維持7%--8%左右的收視,更值得注意的是,「電視冠軍」的競賽類型不斷推陳出新,不僅有拉麵、蛋榚、木工、修繕、紙雕、花藝等專業比賽,參賽者還得懂得吃、玩與享受(例如:溫泉通),有時,還得是肺活量超大的「異能者」。節目內容變化多端,趣味橫生,15年來,也造就了300多位「電視冠軍」。

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大學怎麼了?


幾年前大學總分十八分即可進大學的新聞,引起社會一片譁然,直呼高等教育素質直直下降,媒體也譏諷十八分就能考取大學的學生程度不佳,不過,今年更可能寫下「零分入大學」的紀錄。面對這種尷尬場面,有論者指出,廣設高中大學是個錯誤政策、這種教育制度會害慘學生。

不管是十八分或是零分錄取大學,問題並不都出於學生,只要是錄取名額及報考人數之間的關係是供大於求,這種情形就可能發生,該檢討的是背後的教育制度與思維,而不是考生本身。究竟,我們的大學到底怎麼了?


廣設大學是要改革過去聯考制度的沈痾,透過普及學生的受教權,讓大家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教育改革的另項作法則是「多元入學方案」,讓學生有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學習多樣技能,透過推薦甄試等方式選擇合適的學校就讀。

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逆時針的練習曲


你騎單車嗎?是一個人騎?還是和朋友一起?騎單車的樂趣是什麼?是輕鬆自在地享受悠閒?還是揮汗如雨/的虛脫快感?或者沈浸於好友同歡的難得喜悅?還是,突破心裡與身體挑戰的滿足?

30年前,單車是許多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現在卻是許多人休閒的玩藝。雖然台灣都市的交通並不是適合騎單車,城市的設計也多不符合人性,但這兩年,單車不只是交通工具,還成了一種流行。數十年來發展主義強調拼經濟、要建設的意識型態下,單車的流行似乎是對既有以經濟發展為主流價值的另一種反思。

單車的流行不只在街頭巷尾、山間海邊,國片裡也看得單車精神。

感情用事


「感情用事」通常不是個太好的形容詞,當有人被認為作起事來「感情用事」時,通常意味著這個人不夠理性,甚至情緒化。不過,我們作一件事時,真的不需要「感情用事」?不用付出真感情?

理性的思考與判斷會讓我們作起事來更能慎思明辨,就如同「光」一樣,幫我們把問題與方向看得更清楚,但「情感」的作用就好像是「鹽」,在你感到無力時能夠補充需要的能量,做起事來也會很有「味道」。

如果我們對我們所作的事情沒有情感,或者沒辦法投入感情,很容易失去動力的來源,因為不僅沒有辦法在事情的價值及意義上感動自己,也就很難出現感動人的力量,產生更大共鳴,並且,作起事來有如形式主義,只是為作事而作事。

2011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告別派系 面對公民 嘉義市將舉辦全國首次公民提問立委問政說明會


大約在三個禮拜前,桃山人文會館的林瑞霞老師專程到燦爛時光找我,她說,為什麼公民提問的活動都在台北,她想針對嘉義市立委選舉辦一場公民提問的辯論會。

這是重要的,不久前在課堂上討論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就有同學問:為什麼總統辯論會提問的都是記者,而沒有一般公民?當然,這回第二次的總統大選辯論就有公民提問了,事實上,最幾年幾次的大型選舉辯論會中不只有公民提問,甚至也安排公民記者針對候選人提出問題。不過,地方型的選舉就很少見了。

用簡單的方式說社運

社會運動對許多人來說恐怕不會有太多好感,總是有些人吃飽沒事,走上街頭到處亂亂,有時還會妨礙交通,搞得社會烏煙瘴氣,在許多人心裡,社會運動等同於上街抗議。

不過,不只一般民眾會有這樣的想法,甚至連社會運動者有時也會把社會運動窄化成街頭抗爭。

利格拉樂‧阿烏在「社運的多樣性」一文中就提到多年前的有趣經驗:

記得當時我們曾經試圖申請加入號稱原住民運動最重要的推動團體-原權會,卻因為一些奇怪的理由而被拒絕了,其中一個迄今仍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我和瓦歷斯所從事的文字書寫,並不能算是社會運動的一環,那與當時很多社運所標榜的街頭運動模式迥然不同,所以無法順利加入原權會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2011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嚴肅的大眾化節目


在報紙媒體獨大的時代,新聞界有句老話:「我們必須把讀者設定在國中生程度。」這種說法主要是因為當時教育不普及,民眾的識字率不高,為了能傳達消息,報紙好賣,便將讀者的資訊處理與解讀能力認定為國中生程度,隨之調整內容。

不過,這句話卻成了許多媒體工作不求節目/新聞品質的藉口,並且誤以為「國中生程度」的觀眾只喜歡感官刺激,對於公共事務毫無興趣,於是在節目/新聞內容減少嚴肅的公共議題,盡可能提供刺激感官的內容。這種觀點不僅是對國中生的錯誤想像,也是不願認真作節目的說嘴理由。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就缺你一個

任何的社會議題本來就會有不同意見,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有人有條件支持,當然,也會有人有條件反對,民主社會,不同立場,天經地義!

不過,有種狀況你可以說是一種意見的表達與選擇,但有時讓人感覺相當詭異,那就是,你明明反對某個政策主張,但卻覺得反對沒什麼用,所以,什麼行動也不作。

中正大學財金系的兩位同學就遇到類似的狀況。她們在學校裡發起「捍衛東海岸,為權益而戰」的活動,在校內幾個學院佔領公共座椅,並加上私人空間、坐下付費…等標示。這樣的行動藝術是期望大家能注意到目前東海岸有許多公共領域正逐漸的私有化問題。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進入在地,更豐富!

先向小蓓及大家說聲抱歉,這篇文章拖的有點久,一方面是因為最近生活中有了新計劃,十分忙碌,另外則是,有點排斥「自我介紹」,再加上,已經到中正三年,算不算是「新進教師」,讓我有點疑惑。

對許多人來說,從台北到嘉義長期生活是需要有點勇氣,特別是從出生、成長都在城市中的我來說,要舉家南遷,更是不容易。 這樣的轉變對我而言,是新的學習,不僅是生活方式與形態的調適,也是知識和實踐的反思。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除了低價,還有更重要的事

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買東西時,除了因為需要、喜歡、品質不差外,價格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一般而言,包裝精美、價格夠低的產品往往具有市場優勢。換句話說,對許多人來說,交易最重要的是「商品」與「價格」,至於這項產品怎麼作出來的?為什麼可以低價,經常不是買東西時要去關心的地方。

但是,有時候買東西是挺複雜的事,例如,你去餐廳吃飯,你考量的是,是否物美價廉、是否色香味俱全、燈光美不美、氣氛佳不佳、吃得爽不爽,但作成桌上那碗飯的米是從那裡來?種植的稻田旁有沒有污染?有沒有噴灑農藥?是用毐絲本?還是好年冬?其實我們都不太關心。這種現象有點像是我們智慧型手機時,通常考慮的是:手機夠不夠智慧?外型是不是美麗?價格有沒有便宜?但生產手機的是不是「血汗工廠」?往往不關我們的事。

2011年11月10日 星期四

對不起,我們要提早打烊了!

現在外頭下著雨,有點風、有點涼,從台南來的「無害公民樂團」正在燦爛時光熱情演唱「島國殺人」,完全無視溫度直直落下,仍然奮力地燃火、嘶吼。樂風有點搖滾、有點民謠、有時激動、有時溫暖,這群要捍衛宇宙的年輕人,正用歌聲傳達正義。屋裡的人,不論台上,或在台下,一樣熱血!

坐在店裡,聽著樂聲,很想說些什麼,但想了好久,不知道該如何向各位開口。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閱讀,在燦爛時光

民雄這個地方有點特別,如果把臨近的大林算進來,共有四所大學。包括,中正、南華、嘉大、吳鳳,民雄這地可能是台灣大學密度最高的鄉鎮。

雖然大學密度這麼高,卻常聽到學生們提起,除了學校的圖書館、研討室,很難找到一個有音樂、有咖啡相伴,可以沉思、可以的闊論的閱讀之地。於是,許多人趨車前往嘉義市,找個咖啡館享受閱讀的樂趣。

2011年10月15日 星期六

平淡的諸神--《完全選舉手冊》影評


「我們可以明顯看出,國王的威嚴是由假髮、高跟鞋和斗篷等等所組成的……而我們所崇拜的諸神,其實是理髮師與鞋匠製作出來的」

這是在「製作路易十四」這本書裡非常著名的一段話。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9/30(五)PM 7:00在燦爛時光看「燦爛時光」紀錄片〈綿延的生命-Lucie的人生探索〉

許多朋友都問,燦爛時光為什麼要叫「燦爛時光」?如果,你到燦爛時光,你也會發現在書櫃上有本書就叫「燦爛時光」,而它也是被翻閱、被借閱最多次的一次書。

燦爛時光取名為「燦爛時光」的原因有點複雜,但也很簡單,理由之一,就是要向成露茜致敬。

成露茜是誰?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名嘴的價值與警訊

許多人喜歡到台灣旅遊,不過,遊玩的景點除了著名的日月潭、阿里山,故宮和誠品書店外,最常待的地方恐怕就是飯店了。並不是因為台灣的飯店的豪華設施或體貼服務,而是在飯店裡可以看到近百家的電視頻道,手裡不斷按著遙控器,享受著頻道轉換、光影和聲音急速變化的快感,實在好不熱鬧。

台灣的電視節目有點特別,往往「說」的比唱的好聽。這幾年電視頻道快速增加,光是在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登記的電視頻道就有269個。不過,雖然頻道增加,但市場並未擴大,於是許多電視台爭相製作成本較低的「談話性」節目,只要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以及幾張「名嘴」,就可以說南道北、談天說地,從綜藝、到政論,從八掛到外星人,都能一網打盡。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燦爛戲曲

週一或週五的晚上,通常是燦爛時光訪客最少的時候,不過,這週一及上週五,卻是鬧熱滾滾、爆爆滿滿。

並不是散客來訪,而是中正大學中文系的汪詩珮老師在這裡舉辦兩場成果發表會,不僅讓燦爛時光熱鬧非凡,還為我們帶來濃濃文學氣息!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擁抱一下,同學們!

六月,是捨不得的季節,各級學校的畢業典禮、謝師宴現正ing,或許是華麗、也許是溫馨,也可以是歡樂,但,除了這些,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說再會的方式呢?

燦爛時光才剛開幕時,嘉大教育系的淑媚老師告訴我,想在燦爛時光包場,她說,她的學生要畢業了,想在這裡辦個告別活動,和大家說說話。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大學教授失業


六月,大學裡通常瀰漫著離別的氣氛,鳳凰花開、離情依依,但,今年大學畢業季節的氛圍卻有些不同。

幾所大學充滿著憤怒與抗議,位於古都的台南大學音樂系15名兼任教師,下學期未獲續聘,廿多名音樂系學生向校方抗議學音樂重視師徒制,不該任意更換教師,並且將有多名學生,可能被迫更換指導教授,嚴重影響學生畢業期程。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雖然不多,但,是我們的心意

喝瓶酒,除了和朋友舉杯言歡,或者讓自己開心,還可以作什麼?

在燦爛時光喝酒,就是要不一樣。我們的酒除了是結合在地精釀及比利時啤酒的絕佳口感,特別精選的北台灣啤酒,強調「社會消費」的燦爛時光,還給每一隻酒取上不同的名字,賦予不同的意義,並且,當你點一瓶酒,我們還會捐十元給相關的公益團體。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以物易物的「新生活」!(有很棒的現場演唱哦!)

一個不起眼,甚至要丟掉的東西能夠換到什麼呢?另一個廢物?還是小小的夢想?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太多不「需要」的東西,他們有些曾經被寵愛過,但也可能從來沒用過。東西怎麼「來」的或許不重要,但怎麼「去」的,可大有學問。

以物易物不是傳統,而是可以深根的生活方式,因為,不是所有的物品都只能透過「貨幣」交冰冷易,也可以透過「貨品」真心交換。

2011年5月28日 星期六

把燦爛時光當作自己的書房

小時候,你可能會去K書中或圖書館奮發向上,求取功名,但那裡雖然安靜,卻過於嚴肅,不自覺就戰戰兢兢,壓力大了起來,雖然精神抖擻,有時,卻失去了讀書的樂趣。

燦爛時光的頭家尪也很喜歡看書,喜歡在輕鬆自己的空間裡沉浸自己,還好,頭家開了這家結合音樂、咖啡、閱讀的燦爛時光,所以除了家裡,他多了一個自在的書房,並自己喜愛的藏書(例如,已經絕版的「人間雜誌」,或者暢銷熱門的「正義」),帶到這裡和各多人分享。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四方之聲,五語倫比


到過燦爛時光的人一定都知道我們的酒是與眾不同的,除了金牌,更重要的是「北台灣啤酒」。

「北台灣啤酒」是台灣本土自產的啤酒,除了味道好、口感佳,「北台灣啤酒」更秉「開放原始碼」精神,將原料製程完全公開,歡迎複製、改進,在全球手工釀酒風潮中注入前衛想法。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今天是生日即興趴

這週日(5/15)才過沒幾天,又是燦爛時光的爆炸日,三路人馬不約而同的來到燦爛時光,還好,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雖說不上是得心應手,但至少少了些慌亂。

今晚有來自中正大學的朋友,其中有遠從台北來的老師和助理,不過,最大攤的就是嘉大美術系的生日趴了。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以虛謊獲得食物


資深媒體人黃哲斌在部落格留言發表:「我乘著噴射機離開」一文,控訴媒體接受政府置入性行銷的問題日益嚴重,憤而離開工作十六年的中國時報。該文引發社會關注,媒改團體及一百多個傳播學者召開記者會聲援,民間團體成立「反收買新聞聯盟」,嚴辭批判政府的不當作為。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奇妙的週一.美麗的夜晚


週一是個很奇妙的時刻。上禮拜一,開幕的隔天,我們以為作好了心理準備,打開店門迎接新的生活與挑戰。沒想到,這挑戰對於沒開過店的我們來說還真不小,一直到晚上七點半,沒有一位客人,心裡滿是焦慮。但奇妙的是,六點多開始就連接著接到三通訂位電話,而陸續也有人客來訪。

五月九日,母親節的隔天,是燦爛時光的第二個週一,我們似乎比上週作了更多的心裡建設,等待殘酷的降臨。只是,除了中午的那通詢問燦爛時光地址的電話外,果然,天就快黑了,依然沒有一位人客到來。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您好,很高興遇見你們

昨晚幾位環島的單車客住在金桔農莊,他們計劃用四千元,二十四天,四個人單騎環台一週。

今早,到店裡準備之後賣餐的事,巧遇他們。有幾位朋友進來燦爛時光逛了一下,對於店裡的擺設甚感興趣,背包客們很喜歡這樣的空間,不僅,復古、有FU,而且自在。於是,拿起了相機,和燦爛時光一起留下美好的記憶。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想像總是比實踐容易

原本計劃要每週固定寫幾篇燦爛時光的部落格,一方面紀錄一下開店的過程和大家分享,讓更多人認識燦爛時光,另方面,也希望因著這樣的心情分享,有更多人願意到燦爛時光走走、看看、吃吃、喝喝。

但,想像總是比實踐容易。

開幕的日子越近,心情越緊張,幾位一起合作的伙伴,幾乎每晚都夢到燦爛時光,若不是太興奮,恐怕就是太焦慮了。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燦爛五月 我們正式登場!

各位好,燦爛時光將在五月一日下午兩點正式與您見面,活動當天下午將邀請到著名歌手巴奈演唱,晚上七點半,陳月霞老師及陳玉峰教授要來進行一場「在廢核家園與反國光石化的運動當下~台灣的隱形文化與思考」演講。這是陳玉峰老師近來第一次發表與感想分享!

從這一天開始,我們將在這裡結合咖啡.輕食.酒,以及小農.社區.閱讀.社會消費的人文空間,希望因著我們的用心,結合和民雄、嘉義、雲嘉南的在地氣息,混搭出屬於你我的燦爛時光!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咖啡最用心

我喜歡喝咖啡,大概是從唸碩士開始就有點上癮。在準備考博士班的時候,喝得特別凶,如果有天沒喝,全身鐵定不自在。那時,生活簡單,白天跟研究,晚上教書,一早起來,總是煎個法國吐司,煮杯咖啡,開始每一天。

我喜歡喝咖啡,也會自已煮咖啡,小一點的時候用過「塞烘」,懶一點時,用美式機,最近幾年開始用義式壼或手沖。

我喜歡喝咖啡,但其實不會煮咖啡。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整理

 過不久就要開張了,連續兩個週日大夥都到店裡拼命的打掃,除舊佈新,迎接新日子的來臨。

其實,說「除舊佈新」是有點誇張,前老闆阿凱早就把店裝璜的相當有FU,再加上金桔農莊的老闆娘提供我們很多的用品,讓我不只是省錢,也省下不少力氣!

但即使如此,還是搞得相累,畢竟這家店有半年多沒有經營了,需要好好的整理一下,再加上,裡頭有些擺設要添加或重新設計,所以還是得花不少力氣。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第一位「客人」們

昨天(4/13)下午,和燦爛時光的「創意總監」流雲風一起到店裡確認招牌的最後設計,我們打算在一塊大的鐵片上鑲上木頭,木頭上再把鐵製「燦爛時光」四個 字貼上,然後打上燈,讓黑暗的莊園裡有些明亮。另外,還想找個合適的時鐘掛在門口,就像「阿飛正傳」裡的張國榮和張曼玉,從「一分鐘的朋友」、變成「兩分鐘的朋友」....。慢慢地,共享燦爛時光。

雖然,招牌還沒作好,但還是請創意總監先在門口小黑板上,隨意地手繪POP,寫上「燦爛時光Coming Soon」,因為待會有「客人」要來。

但,還沒正式開幕,那來的「客人」呢?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殺戳農場


410日受邀擔任「2011NGO環境會議」的「傳播媒體運用」工作坊主持人,這是台灣環保團體的年度重要會議,包括荒野保護協會、主婦聯盟、環保聯盟等都是此次的重要參與者。此次會議以『人與環境和諧的參與途徑』為主軸,探究NGO從業人員或一般民眾如何利用人人可參與的行動關懷環境,進而達成人與環境和諧的願景。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秘密基地

小時候,我們家的房子有點有怪,如果把房子分成一半,前半部蓋兩層,後半部就依這兩層樓高分成三等分,於是,要到二樓時會經過一個較矮的夾層,到屋頂會再經過另一個。

一、二樓之間的夾層較矮,不過,仍有兩公尺左右,夾層牆壁的下方,有幾個小氣孔,可以透光、透氣,也可以躲在氣孔後往下看,窺見一樓的動態。

這裡是我的秘密基地。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誰來唱自己的歌?


今天(4/3)中午到店裡時,我們的伙伴阿凱和他的老婆就已經把「小舞台」的雛形作出來了,早 上才開始動工,幾個小時候就在紅磚牆下,架了四塊約十公分高的層板,「小舞台」大致有了個樣子。

層板可以移動的,如果有什麼特別的演出或活動聚會,可以暫時搬到他處。平常沒表演或演講時,舞台的上頭會擺兩組復古矮沙發,喝個酒,聽個音樂,就是個鄉村版的lounge  Bar。

快五點再去探班,「小舞台」已經完工,上了漆後,超有fu的。不只如此,原來的桌椅也重新整理過,多了個櫃子,以後要用來放小農產品;未來還會加上幾盞投射燈及活動掛勾,可以辦小型的展覽,不過,真的蠻小的,兩面牆,大致可以掛十幅作品。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中年的夢想與青年的踏實

這個標題似乎不同於一般人的經驗,感覺應該倒過來說,但,事實未必如此。

那天,幾個還有夢的中年人在中正大學對面「槍與玫瑰」這家小酒館,討論另一家「類小酒館」--「燦爛時光」未來營運的種種可能。之所以有個「類」,是因為「燦爛時光」實在是太混搭的概念、太混搭的小鋪了。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為什麼要開店(1):我原來是個過客

開店就開店,那來這麼多理由?
沒辦法就是有理由!

幾年前因為參加南華大學舉辦的研討會,當時在中正傳播系任教的昌德,開車載我到水上機場前,抽空帶我到中正大學繞了一圈。昌德一一介紹學校的建築,但我沒有一個記起來的,只感覺得這學校好大,建築宏偉,校園很美。那次,只坐在車上,沒踏上中正的土地,甚至是民雄的土地。

當時,民雄對我來說,和許多鄉鎮一樣,是台灣,或說是地球上的一小點,是遙遠的距離,是生命旅程的不經意,但怎麼樣都沒想過,以後會來這裡工作、定居。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小舞台

這個禮拜天(4/3)店就要開始裝潢了,說「裝潢」其實有點誇張,因為原來的經營者--「生活栽培」早就讓這個空間超有fu了,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裝潢。

說實在的,其實一開始,我也沒有任何裝修的想法,如果有,最多也只是挪挪桌椅、掛幾幅畫,或者作個販賣小農產品的櫃子,相當簡單。一方面是因為原來設計就相當不錯,更現實的是,我們沒什麼經費,能省則省。不過,有一次的開店籌備會時,阿凱突然說:那~我們來作個小舞台好了。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消費,當然可以很有意義!

消費,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論是開門七件事的生活必需品,或者拜金揮霍的炫燿與自我滿足,都是消費。只是,消費不單是把錢交給店家,有沒有可能把錢交給對土地友善、對勞動友善的小農與商家,讓消費更有意義?

消費也不只是要填滿自己口腹及心靈的需要,如果在消費的同時,也能夠為社會盡點小力,讓消費更有意義,豈不是讓生活更加美麗?而這其實是我們在農村成立這家小鋪的重要思索!

作為鋪家,當然希望多少能有點盈餘,但獲利只是為了能進一步實踐理念,更希望我們的經營,能為社會帶來不同的想像,也讓「經營」這件事能更有意義。不過,有意義的營運,來自有意義的消費,那麼,該怎麼作才能讓消費有點小小的意義呢?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誰殺了創作與選擇?


幾天前受邀參加國科會舉辦的高中人文營,討論媒體現象與媒體改革的問題,進行的方式是由學員們提出自已的想法,再針對問題進行討論。果然,媒體亂象早就不是少數人的不滿,許許多多的中學生都能輕易的指出當下媒體的病癥。

主辦單位也希望學員們試著提出改革之道,有些人說:都是因為觀眾喜歡看,所以媒體才會作這些節目;也有人認為雖然收視率是禍首,但其實也只是反應觀眾的喜好;更有同學指出,我們就是媒體,我們會把在媒體看到的資訊傳播給別人,所以,改革媒體就要從自己開始。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公視改選 不能擺爛


公視新屆董監事選任歷經兩次審查會議仍難產,使原已於去(2010)年12月3日任期屆滿的現任董監事必須繼續「看守」。公視拖延選出新屆董監事雖有前例可循,但均不如本次矛盾之大、僵持之深,甚至還出現經營管理團隊一換再換及徵選新任總經理的情事,光怪陸離之處固讓人搖頭,荒腔走板之舉更令人氣憤。

國外公視董事會改組出現爭議亦非新鮮事,但體制成熟國家多能在舊輒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涉及爭議的各方亦多能從爭論中達成協議。以英國正進行中的BBC董事長選任為例,被視為最熱門人選的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即因其在目前聯合執政的保守黨經歷及與首相卡麥隆的關係,遭到在野工黨質疑。工黨負責此一事務的影子內閣議員列維斯甚至鄭重致函文化部長杭特,希望由超黨派的國會選任委員會參與遴選,對文化部所組評選小組最後推薦給部長的兩位候選人進行公開面談。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出爾反爾 政府推銷國光石化


節能減碳與環境保育是馬英九總統上台以來不斷宣示的政策,馬總統還曾在去年5月主持「因應氣候變遷對策作為會議」的談話中告訴國人要力行節能減碳外,也宣示政府要發展綠能科技產業。只是,令人不解的是,上月該案延後再審的隔日(28日)在《聯合晚報》中竟還看到工業局宣導國光石化的新聞。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買得了媒體,但買不了人心


資深記者黃哲斌不滿媒體置入性行銷日益嚴重,憤而離開工作十六年的中時報,他是第一位以辭職表示對置入性行銷不滿的媒體工作者。


黃哲斌開出第一槍後,立即獲得各界的聲援,不僅超過五千人及一百多個團體連署者支持,更有131位包括 46 個系所的傳播科系教師, 與多位傳播學院院長、系主任聯名表示,各級政府立即停止媒體置入行銷,並加速推動立法規範相關行為。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