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誰殺了創作與選擇?


幾天前受邀參加國科會舉辦的高中人文營,討論媒體現象與媒體改革的問題,進行的方式是由學員們提出自已的想法,再針對問題進行討論。果然,媒體亂象早就不是少數人的不滿,許許多多的中學生都能輕易的指出當下媒體的病癥。

主辦單位也希望學員們試著提出改革之道,有些人說:都是因為觀眾喜歡看,所以媒體才會作這些節目;也有人認為雖然收視率是禍首,但其實也只是反應觀眾的喜好;更有同學指出,我們就是媒體,我們會把在媒體看到的資訊傳播給別人,所以,改革媒體就要從自己開始。


這群高中生的確與眾不同,不僅是各校菁英,面對問題時, 非但不把責任推給媒體, 相反的,十分「反躬自省」,千錯萬錯都是閱聽人的錯,只要自已不看、不聽,似乎就能解決不少問題。

的確,閱聽人是改革媒體的重要角色,這也是這些年來,許多人致力於「媒體識讀」教育的原因,希望培養讀者、觀眾辨識媒體內容真偽、洞析其背後的生產結構與潛藏的意識形態。在各界的努力下,去年新版的高中「公民與社會」課本已把「媒體識讀」列為專章,並且在國中小的社會科課綱中加入媒體識讀的概念。

不過,把所有問題都在閱聽人的身上,其實也落入了資本主義媒體生產的慣有邏輯。就好比許多被批評的節目或報導,總是會回過頭來質問觀眾:因為觀眾愛看,所以我們才會作出這些節目!彷彿消費者擁有一切的主權,可以決定節目的生死,可以反應自己的需求,媒體亂相都是閱聽人惹出來的!

但問題是,那家新聞媒體播出「補教人生」之前,會先問觀眾:「請問你要不要看【補教人生】?我們作給你看好不好?」或者,「親愛的觀眾想要看什麼節目?讓我們專門為您製作吧!」

民眾作出什麼樣的消費與選擇,往往與市場上提供什麼類型的產品有關?許多時候,所謂的「愛看」是因為市場上缺乏多元樣的產品, 消費者根本無從選擇,就好比八家新聞台提供的內容大同小異,除了偶爾藍綠立場不同,觀眾有什麼選擇可言?或者,如果你是位在台越南人,想看一下有關越南的節目,想討論一下有關移民、移工的公共議題,請問,在現有的頻道中,你選得到嗎?有機會表達嗎?

其實,資本主義的媒體生產最重要的關鍵不在於觀眾,而在於獲利。舉個例子,如果今天有兩百萬個觀眾向電視台表明想看台版的「龍馬傳」,你猜電視台會不會為觀眾製作呢?這時電視台會考量的是,兩百萬的觀眾來帶來多少廣告?有多少版權的收入?如果這些收入少於成本,斤斤計較的資本家,恐怕未必願意製作這檔戲。連帶的,也讓許多想一展長才,想好好製作節目專業人才,沒有施展的空間。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問題就推到媒體經營者或生產者的身上,或者,觀眾沒有責任,也沒有能力改變媒體。問題在於,除了要有反躬自省的閱聽眾,我們還要思考,為何目前的媒體制度無法生產出有多元及有品質的節目,讓觀眾有多樣的選擇?或者,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媒體政策,才能提升節目品質,讓生產者有發揮創意的空間,讓閱聽眾有多元的選擇?因為,資本主義的媒體生產制度,雖然有時會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些許的好處,但我們也別忘了,更多時候反而是社會多元及創意的殺手!

0 意見: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