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轉往中正大學任教,為了讓自己能更快進入嘉義的生活,除了到處走走,熟悉地理環境外,也和同事拜訪了幾個在地文史團隊、草根組織與獨立書店。
對於從小在高雄長大,在台北唸書、工作的我來說,居住在非都市,鄉村風貌的嘉義縣的確是個新的體驗,即使每週待在中正大學的時間只有幾天,但仍深刻感受到明顯的「城鄉差距」。
這種感覺並不是從台北到民雄才有,二十多年前北上唸書時,就強烈體會到南北大不同的文化衝擊、資訊衝擊與經濟差距。有次回高雄,想買本財經雜誌,居然得跑了好幾個書局才買到,這對當時慢慢開始適應台北生活的我來說,顯得有點不可思議,當然,現在的高雄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城鄉差距的原因當然和資源如何分配以及是否有效使用有關,但如果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在地的民眾若能有更多的公共參與,也許可以稍稍彌補資源缺乏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能透過草根的力量讓社區往前邁進。
拜訪嘉義在地文史團隊、草根組織、社運團體,除了想讓自己更進入在地的生活狀態外,另一個目的是希望多了解在地的NGO組織所關心的議題,及其所面臨的問題,讓自己和同學們有機會共同參與。
有趣的是,這些團體不約而同地都對雲嘉地區的大學院校有著高度期待,但也有著不小失落。原本以為,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大學升格或設立,鄉村地區的大學比過去多上許多,能為在地帶來更多的活力與改革力量,但大學和社區的關係,以及對當地公共事務的參與,似乎以往一樣的疏離。
這種現象當然不會只在鄉村地區,都會大學的師生也未必和在地有更密切的關係。其實,大學裡不論是學生、教師、行政人員也是在地社會的成員,但也許因為地處偏遠,或者學校裡有自給自足的生活系統,使得大學像是「孤島」,宛若「城堡」,除了消費、路過,大學和社區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然而,問題的癥結未必是地理區位或生活系統,更大的原因在於大學教育提供師生什麼樣的社會/社區想像。例如,大學新生訓練時大多會給學生每人一本「生活地圖」,協助新鮮人適應生活,融入環境,有趣的是,「生活地圖」大多標示了學校附近的飲食與交通,或者娛樂場所,但地圖上卻很少告訴學生社區有那些古蹟?有什麼樣的傳統?有那些文化團體與NGO組織?有什麼大學師生可以一起參與的公共事務?
大學和社區疏離情形,並沒有因為城鄉差距而有不同,因為這似乎已是台灣許多大學的共同現象,只是大學如果從不關心自己身處的環境,實在很難期待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
然而,如果大學像是座城堡,教會呢?教會在社區會不會也是一座孤島?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