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天主教希望職工中心、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勞工關懷中心等團體發起「我要休假」大遊行,上千名移工、外籍配偶,以及本地的聲援團體,從台北市忠孝復興捷運站遊行到國父紀念館,一路高喊「反奴工、要休假」口號,本地社團及來自不同國家的移工,夾雜各地誠摯的語言與傳統服飾,除了相互協力,鬥陣相挺的熱情,更增加幾分異國風情的多元文化。
外籍看護工需求增
然而,就在「我要休假」大遊行結束後不久,卻發生令人遺憾的事。8名大學生酒後在路上隨機毆打,並搶劫越籍勞工。根據媒體報導,大學生攻擊外籍勞工理由,竟是以為毆打外籍勞工並不犯法?!
不論是遊行的訴求,或者大學生的毆人事件,都共同反應了這個社會在制度、文化及日常生活中對新朋友的不友善。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最新統計,到2007年10月底,外籍勞工在台灣人數已經有 35萬6510人,主要來自印尼、泰國、菲律賓和越南。其中女性外勞人數共有21 萬多人,明顯多於男性的13萬人。
勞委會指出,有這樣的數據改變,主要是台灣民眾對看護工的需求增加,特別是身心障礙或老人的需求提高,所以對外籍看護的人數需求增加,而從印尼來台灣工作的新朋友,大部分從事家庭看護工的工作。
也因此,目前外勞的工作型態雖然以製造業居多,占50.8%,但看護工和家庭幫傭的外勞,也有16萬多人,比去年同期增加 6.2%。
這些新朋友,特別是外籍家庭看護工與幫傭為台灣經濟發展、家庭照顧有著十足的貢獻。他們協助許多家庭度過難關,替代了許多人不願從事的工作,甚至扮演起 「親情補給者」的角色。他們漂洋過海,忍受和自己原有生活世界的隔離,到陌生異地,就像是廿四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幾乎全年無休地照顧雇主家庭的生活。
然而,超過 16萬的家庭類勞工卻被排除適用勞基法,致使其勞動條件不受法令保障,也不得自由轉換雇主,連基本的休假權利都輕易遭到剝奪。
盼法律提供完整保障
即使如此,仍然有許多的僱主對移工朋友以愛、以禮相待,也有不少的社會及宗教團體提供相關協助,然而,社會的合理性不能只建立在個人的慈悲上,更要積極思考,如何在法令上提供平等及完整的工作保障,讓外籍勞工有合理的勞動條件,恐怕才是從制度上解決問題的必要作為。
當然,不容否認,即使有完善的法令制度,也無法完全排除部分社會成員對移工的歧視與剝削,更重要的是,社會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態度面對這群新朋友。
國際知名導演侯孝賢在參加「我要休假」大遊行,代表社運團體在台上致意時特別表示,「我要謝謝你們,你們幫助我們一起成長」。的確,「感謝」是我們面對新朋友的最好態度。
這群外籍朋友不僅分擔了台灣許許多多的家庭負擔,或者,成了台灣經濟奇蹟的另一群無名英雄,也同時帶來了多元文化與不同的生活風情,讓我們有機會對不同生活形態與世界觀認識更多。
更重要的是,移工朋友的到來,更是凸顯了本地移工、移民政策與法令的缺失,以及檢視了本地對異文化的包容性,讓我們有機會看清自己如何面對弱勢者,看清自己的傲慢與不足。
我們應該要謝謝許許多多來台灣共同協力的新朋友,因為你們,讓我們反省,讓我們成長。我們還要學習,我們會更努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