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軍退出媒體幾乎是台灣大多數人的共識,雖然這幾年黨政軍的影響力小了,但並沒有真正的退出媒體,再加上商業勢力的控制越來越嚴重,台灣的主流媒體幾乎成了政商複合體禁臠。
不過,相對於義大利政媒關係,台灣民眾也許還可以感到稍稍欣慰。
義大利總理貝魯斯柯尼不僅權傾一世,更是義大利的媒體大亨。「電視帝國之民主也瘋狂(Videocracy)」就描述了他所建立的政治與媒體王國。「娛樂」與「權力」是貝魯斯柯尼的媒體王國裡最主要的使命,他的電視裡充斥了八掛、緋聞、女體、衝突等感官刺激的內容,觀眾也沈浸在媒體創造的奇觀世界,但一另方面,媒體又是他最精銳的宣傳部隊,不斷散佈他柔情與正義的形像,鞏固他一手打造的「政」「媒」王朝。
現年74歲的貝魯斯柯尼從建商出身,1980年成立義大利第一家全國性的商電視台Canale5,並陸續併購了幾家媒體,不僅媒體版圖擴及到法國、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其它國家。不過,貝魯斯柯尼的私生活也引起社會關注,各國狗仔隊雖環伺在側,但他總是用權力與法律攔阻了照片的刊登,並採取報復行動。
事實上,義大利的例子不僅點出了政媒結盟的可怕,同時也提醒了當媒體開始將公共事務娛樂化、八掛化後,所危及的,恐怕不只是供負面的學習典範或隱私的侵犯,更可能造成社會對公共事務的集體無能。
這幾年台灣媒體惡性競爭的結果,也越來越朝娛樂取向,公共資訊與公共討論的節目越來越少,即使是新聞,也呈現大量的緋聞、八掛、對立、瑣碎化的景象,強調個人情感的娛樂性,以及衝突對立的感官刺激,對於事件的本質及背後原因的討論與批判很少關心。
於是與環境污染有闗的新聞,我們看到的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簡化的二元邏輯,看到的是環保團體與開發廠商的對立場面,但一個開發案到底對台灣社會有什麼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誰獲利?誰損失?有多少政商勾結的疑慮?我們在新聞媒體中卻很少看到。又如,風災新聞,在報導中呈現的是記者在狂暴雨中的驚聲尖叫,或者,災難當下民眾的哀嚎與悲慽,以及災難之後,政黨卸責的叫囂與抹黑,但我們看不到對環境政策的深刻檢討,也看不到災難成因的調查報導。而台塑的爆炸案的新聞,媒體更是不回頭檢討產業政策,反而走向風水、祖靈的奇門遁甲式的報導。
當媒體不再報導公共事務,或將公共事務娛樂化與八掛化,民眾也越來越難從媒體得知與了解社會的各樣面貌,新聞媒體惡性競爭,不僅讓社會日漸去政治化與去公共化,更讓民眾與公共事務漸行漸遠,如此一來,當人民不再能透過媒體了解與關心公共事務,也使得政府失去民眾參與及受公共監督的力量,這樣的發展不是對民主政治重大傷害,也提供了威權體制再起的溫床。
當然,貝魯斯柯尼也不是永在寶座,雖然今年9月義大利國會對貝魯斯柯尼舉行不信任投票,驚險過關,但民怨早已沸騰。10月2日在羅馬街頭舉行示威,要求總理貝魯斯柯尼下台,並稱這一天是「反貝魯斯柯尼日」,看來貝魯斯柯好日子可能也過不了多久。
有學者說,大眾媒體具有社會整合的功能,能夠把不同地方、背景的人聚合在一起,但可惜的是,大眾媒體提供的內容,卻讓聚在一起的人們,集體關切別人的隱私與醜聞。
大眾媒體的發展可能會造成人們對公共議題的疏離,那麼,許多人讚譽有加的網路呢?會不會給了社會不同的方向。
「網路自拍秀(Twenty Show)」是一部「實驗」性極濃的紀錄片,法國Arte電視台在社群網站MySpace發佈五支虛構的影音錄像,內容分別是關於不同身份背景的青少年男女的生活片段,結果成功引發年輕網友熱烈關注,開始用視訊自拍生活,上傳至部落格分享。「Miri自拍日誌(The Book of Miri)」更是一部和自拍有關的影片,影片透過照片與部落格,探討了身體主宰、公私領域與空間、網路文化、流行時尚、以及無可名狀的孤獨之間,難以釐清的交錯關聯。
越來越人用網路寫日記,但網路日記並不私密,而是私人秘密的展示場。於是,越來越多人在網路上紀錄成長,發表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我們的生活也不斷穿梭在虛擬和真實之間。
安迪沃荷說「在未來,每個人都擁有成名15分鐘的機會。」這其實是個老掉牙的說法,在網路時代,成名的機會多到不行,也遠遠超過15分鐘,只要有本事、有膽量、你想秀、有人欣賞,任何的平民百姓都有可能主動或被動地成為名人。
但如果網路只能紀錄自己的小秘密,或者庶民成為大明星,那也太小看網路存在的強大意義,網路是個公眾視窗,是展覽場,但除了展示個人的成長故事,是否也可以展現更多大眾媒體不願報導的真相?小眾及邊緣社群被遺忘的觀點?或者,平民百姓對公共事務的看法?否則網路也可能和大眾媒體一樣,是個讓人與公共議題疏離的冷漠領域。
(本文刊登於卓新基金會電子報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622)
圖片來源:http://www1.tidf.org.tw/2010/main/main_ch.php
0 意見:
張貼留言